
泡财经获悉,6月14日晚间,深圳机场(000089.SZ)公告,5月公司旅客吞吐量437.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52%。今年1月-5月,公司旅客吞吐量2013.14万人次,同比增长177.81%。
此前4月,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431.25万人次,同比增长296.12%。相较4月,公司5月旅客吞吐量增长1.38%。
根据公司4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季度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1144万人次,同比增长166.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7%(其中国内旅客1126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95.1%),业务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广州,增速在前十大机场中排名第二;累计完成航班起降9.0万架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7.6%;其中国内航班8.4万架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4.5%。
(相关资料图)
深圳机场还透露,一季度公司整体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的97.6%,其中国内航线已恢复至2019年的104.5%。此外,一季度,深圳机场国际旅客量18.02万人次,同比增长1261.4%,恢复至2019年的15.1%。展望全年,国际客运量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25%,超过150万人次,国际及地区航班量达到1万架次。
根据中国航协预测,2023年全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恢复至2019年的70%左右。一方面,基于安全运行的要求,航班运力投放无法立即达到峰值。另一方面,商务和旅游的出行需求也不会立即恢复。从结构看,国际航空客运市场恢复预计要慢于国内市场复苏,国内客运市场春运期间逐步恢复,从夏航季开始,国内市场热度继续增温。
深圳机场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个采用过境运输方式的国际机场,是民航总局规划的全国四大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公司称,2023年,深圳机场国内客运量预计将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力争超过4700万人次;国际客运量预计将恢复至2019年的25%水平,力争超过150万人次。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公司亏损在大幅收窄。期内,深圳机场实现营收9.07亿元,同比增长39.99%;归母净亏损1.08亿元,同比增长63.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35亿元,同比增长55.9%。
西南证券研报分析指出,2022年卫星厅投产下成本端承压+疫情冲击下营收端收缩压缩公司盈利空间,而当期单季营收大幅增长40.0%,成本同比增速大幅下降至-1.5%,毛利率转正至1.0%;盈利亏损收窄,2023年Q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1.9亿元。长期来看,卫星厅投产扩充经营面积、免税业务重新招标、国际化战略进展顺利均支撑公司业绩筑底反弹。
另据东北证券5月29日研报分析,深圳机场将与深免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经营T3航站楼进出境免税店,双方可实现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同时以T3航站楼西翼廊国内功能改国际功能为契机,深圳机场正研究推进免税点位优化,将优质商业点位转变为免税店,同时设立免税提货点,进一步提升免税业务经营能力。未来深圳机场与深免集团合资经营免税店,将采取免税品牌引进、免税点位优化、设立免税提货点以及拓展线上免税销售等多种举措提升免税店发展能力,预计客单价将持续上升。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